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科学技术发生了大的变化,而很多人还保留老观念,认为制造业流水线需要大量工人。可实际情况是,流水线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少,制造业工人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只有11.7%,而且还将下降。我们经常听到“招工难”和“技工荒”,但实际情况是制造业工资普遍较低、工作单调、劳动条件比较差,用低端简单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工厂应该去搞自动化而不是消耗廉价劳动力资源。

中国劳动力人口9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5年,这个数据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劳动力质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潜力。好多企业抱怨工资上涨快,用人成本不断上升,但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是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老百姓也不能接受工资永远那么低,所以制造业更要走向高端,采用新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九年义务教育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需要普及高中教育。

我觉得学生接受完直到高中的10年义务教育后,再分流也不晚,学生可自主选择要上技校还是考大学。学生如果就想上技校做一个车工、铣工,他当然可以去学。现在的职高不能满足要求。比如说最简单的家电维修,职高教育只要求学生照着说明和流程去维修,但是这不能保证所有的故障情况说明书里都有。维修电器需要有高中电路和物理知识,在高中学会了这些知识,再去做电器维修工作就会容易一些。

我们调研碰到一个很大的维修公司的主管,我们问他,“你们企业招职高学生吗?”他说:“我们一个都不招,我们的岗位至少是大专毕业,因为大专生有分析能力。”企业现在对于技术工人的要求是需要有分析思考能力的,不是以前所想象的流水线工人。

我反对用学历来固化上升通道。现在的体系设计是两套平行体系,一个是学生读普通高中,考大学读本科,读研究生和博士,另一个是职业教育,要跟普通教育一样,实行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这套体系。

但是,职业教育不需要研究生。这完全是浪费资源。读完职高的学生如果想要上本科,他就可以参加成人高考。参加成人高考之后,他可以去读研究生。

我觉得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革。研究生考试不要强制本科学历,大专生也可以考研究生。当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好多人没有大学文凭直接读研究生,后来都照样成才。

公务员报考也不应该限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很多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大专生完全能够胜任,美国公务员都不要求本科学历。职业教育改革不要去搞类似于普通教育这样的平行体系,因为这样反而固化了上升通道,降低了社会活力。

摆在我们职业教育改革面前的还有四个问题或是困难有待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体系的重新设计。我们需要重视教育公平和平等,政府需要回应老百姓的期待。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职业教育大部分达不到要求,一些不发达地区的职校存在很多问题,职校教育完全是“放羊”,就像个“大幼儿园”,学生的文化课没学好,学风和校风也不好,技术也没有学到。一般来说,职业教育需要的投入和资金一定是超过普通高中的。道理很简单,普高的数理化课程,师范毕业生差不多都可以教。职业高中需要操作机器的技能和了解机器的原理,因此学校需要聘请工厂的资深操作员。对于一个工厂的高级技工来说,他的工资接近一万元,而职校可能负担不了这个成本。

第三个问题,中国职校学习德国搞双元制,实际操作起来有困难。企业很理性,企业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职高生都做不了。因此,双元制的校企联合培养就做不好,结果是学生到工厂去实习,变成了企业廉价的劳动力,做最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还必须修完学分,使得这些孩子厌烦职业教育,毕业后不愿意进入工厂。

第四个问题,有些职业培训根本不需要两三年,比如说美容美甲等。而有些职业培训则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更高的学历,比如护理专业,没有医院愿意雇职高生做护士,医院招聘都是大专学历起步,因为大专生学了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懂药理。

现在的职高教育直接告诉学生,“你不要问原因,照着做就行了。”这样,孩子没有学会思考,以后没有大的前途。职业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懂原理,而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技能。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我国产业升级的形势、回应家长的呼声并积极做出改变。

(作者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