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人才结构提升,职业教育需求不止;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国家政策信号释放,职业教育利好不停。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各路掘金者跃跃欲试。职业教育「破」而后「立」,风口将向何处?产教融合,突破人才供需瓶颈,开辟职教新模式;IT 职业教育,打破传统定位,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终身教育,破除思维定式,重塑个人与社会价值;以投资视角,拨除眼前迷雾,预见职教未来……
5 月 31 日,腾讯云、腾讯教育与多鲸联合举办了「破与立:新风口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探索论坛」,雨花石投资创始人尤丹、奈学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希沅、ACG 国际艺术教育创始人兼央视数字艺术专家字文莉、优路教育新职业教学研究院院长张宇晨、青云美职创始人兼睿泰科技 CEO 刘成出席直播活动现场,共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1、以投资人的视角看职教,找风口不如造风口
会议开始,雨花石投资创始人尤丹发表主题为《用投资人视角看职业教育》的演讲,从需求变化、行业革新、决策重心等维度对主题进行阐述。
一开场,尤丹从政策、人口及经济三个趋势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况。政策层面,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人口层面,职业教育的目标人群数量巨大。数据显示,2020 年职业教育主要年龄段人群 15-59 岁人员占比超 63%,占比比重大;经济层面,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经费持续增加。其中包括 2019 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较 2018 年增加 6%。
基于以上三个层面趋势,个人、产业、岗位及技术也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同的需求变化。个人发展需求方面,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人群变化推动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产业发展需求方面,人力资本向二三产业转移,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逐步转变;岗位发展需求方面,岗位需求变化促使职业人群跃迁发展;技术发展需求方面,技术发展需要新人才,而技术也会带动产业发展生成新工种。
尤丹认为,行业的每一次全新洗牌,都会促进新一轮财富人群、岗位、创业者的出现,头部力量也会相伴产生。那么创业者和已在行业里的奋斗者该如何选择、如何决策呢?
职业教育赛道的细分产品种类丰富,覆盖细分人群广阔,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成为关键。
新职业教育的赛道的产品可以分为职业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培训、学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兴趣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六大类产品,六类产品对应六类新职业教育典型人群——求职青年、私营业主、落后青年、职场中坚、兼职副业、银发一族。
而不同人群的需求不一,主要体现四个方面:第一,中老年人群学习需求已初露端倪,据统计有 4% 的职业教育学习人群为 50 岁以上;第二,学习需求更加多元,77% 参加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员,在未来一年内还有继续学习或者扩科的意愿;第三,学员了解信息渠道已高度线上化,95% 的学员人群通过线上渠道了解职业教育机构和课程信息;第四,线上数字化教学渐成趋势,36% 的学员人群通过线上直播或录播视频等形式完成学习。
新职业教育面临多元化的营销方式与时代机遇,企业如何应对?为此,她提出三方面发展建议,第一是打造自己的专属的核心竞争力,符合企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差异化打造核心盈利模式路径;第二是打造专属选品和扩科策略,新职业教育学员再学习意愿较高,结合人群扩科学习意愿和企业发展路径,打造专属选品和扩科策略;第三是打造精细化运营模式,从前端引流到后端转化,设置精细化管理及运营。
尤丹提到,在新职业教育方面也需要关注小的细分赛道,例如冥想赛道,虽然是很小的细分,规模不大,但在国内这个赛道利润已达到五个多亿。据了解,自疫情以来,心理健康赛道热度空前,并且在今年四月份,心理健康领域总共产生了投融资 17 起,总资产超过 15 亿。她表示,小的细分赛道里也会逐渐分化出优质的赛道,而且正逐渐被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发掘。
因此最后她提出,与其找风口不如造风口。尤丹表示,当创业者找风口、参与竞争的时候,往往发现面前只有红海,别人的产品、营销、渠道都非常优秀。企业究竟如何找对标?她建议,国内职业教育创业者可以参考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德国职业教育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双元制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汉堡大学等 24 所研究大学,都建立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及相应的职业教育研究所,并且愿意和中国的机构进行合作。她认为,在疫情之下,当下正是抢夺国际性人才的大好时机。
2、从销售驱动到产品驱动,IT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索
紧接着,奈学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希沅发表《IT 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索》的演讲主题,分析了 IT 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痛点以及可以探索的模式。
他指出,在传统模式之下,IT 职业教育存在三方面痛点,第一个痛点是在传统模式下,销售驱动,链条单一,转化率低。据他透露,传统IT 职业教育万元产品正价课的转化率普遍在 1% 左右。他举例称,获客 100 人,通过训练营或公开课转化报名,最后只能成功转化 1 人。而极好情况下,可以达到 3%-5% 左右的转化率,但这样的转化率仍远远不够。
第二个痛点是,产品同质化,缺少竞争力。他表示,奈学科技在 2020 年推出时,主要是从中高端课程切入,并将课程按数字化企业所需的 P6、P7 及 P8 进行分级,在市场中创造了新的课程模式。一年后,市场开始出现同样模式的课程体系。
第三个痛点是,线上的 IT 职业教育很难做到效果驱动。以实操实践为例,线下的作用要优于线上,通过线上做实践就很难。尤其是对于职后教育的学员而言,所需实践的环境极其复杂,线上难以满足。
基于现存痛点,奈学科技研发了精准千人千面闯关实践新模式,并做了多方面的创新。
第一个创新是在获客环节之后,加入能力等级测评系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给其推荐合适的课程,以匹配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一方面能够在前期提高服务效率,以往是一个课程老师服务 100 个学生,现在能够服务几百位学生;另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推荐千人千面的学习课程。
第二个创新是打造了智能推荐学习管理引擎中台。以往沿用的是直播方式,容易造成两方面问题,第一是老师资源不够,第二是学生赶不上直播。通过学习管理中台,奈学科技将老师的课程通过录播呈现,学生可以在平台约课,而且还可以进行闯关式学习。
第三个创新是做了真实场景内容实战实验室,通过构建线上教学场景解决效果驱动的问题。奈学科技将企业场景全部开发到系统里,并将其构建在云上,打造了一个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架构的平台。如此一来,就能够保证学生实践的环境无限接近于企业实际需求,学习者就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他提到,平台还能够沉淀学生的实践成果,日后辅助学生的就业。比如猎头或企业主在浏览简历时不仅能了解该应聘者的个人信息,还能通过平台的能力等级测评,了解应聘者所擅长的技术方向等。
李希沅总结,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以往以销售渠道驱动的模式已不再是主流,未来一定会走向产品驱动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实现线上教学的效果驱动。
3、以终身教育理念发展职业教育,打造职业发展支持平台
随后,ACG 国际艺术教育创始人、央视数字艺术专家字文莉发表主题为《以终身教育思路发展职业教育》的演讲,并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创造新时代需求的职业教育。21 世纪人才应该具备三种素质,第一种是阅读、写作、运算、探究能力;第二种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种是个人品质,如诚信、集体责任感等。
与此同时,21 世纪人才还应该具备五种能力,即合理的支配时间、经费、设备、人力的能力;学习、思辨、探究和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并且利用信息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且作为集体一员和谐地参与工作,能与不同背景的人共事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
综上而言,21 世纪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在培养专业技能之外,从技能、知识、职业素养、态度等方面,全面提升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以维持和改善人的社会生活质量。字文莉表示,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训练与培养出具备以上素质和能力的人群。
第二,培养注重创意创新的职业教育。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质量、能代表国家竞争力的专业精英,因此通过职业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职业素质、语言、社交能力、跨文化学习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发展方向,进而有助于挖掘自身的天赋能力。
ACG 为创意人才打造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平台,而培养核心就是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调研能力。在此,ACG 引入一个概念叫 Portfolio,即作品集。这个作品集呈现了从想法到创作的全过程,例如收集、调研、沟通、规划、头脑风暴、反复测试等等。此外,字文莉认为,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远大于设计结果。
字文莉介绍,ACG 还采用了艺术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流程。艺术设计类项目式学习更突出了动手实践、反复验证、解决问题的特点,而且从教学过程到学生项目完成过程都践行着设计思维,学生在创作自己的作品同时,可以了解和掌握设计思维。艺术 PBL 导师会引导学生面对真实世界并用共情方式观察、思考、调研交流,确定项目的需求和痛点。
第三,以终身教育理念发展职业教育。在国际上,职业教育从初中、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例如设计一套服装,做一个动画,甚至编一个游戏等。由于职业教育是基于能力素质的培养,终身教育理念可以将职业教育扩展到各个教育阶段,从学员的深造与就业,拓展到学员的素质培养与启蒙教育、发展规划与成就设计。
第四,未来的职业教育,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建立职业发展支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人们可以传递技能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建立产业联系,辅助深造就业,持续发展成就。从人员成长到发展,职业教育始终提供支持与陪伴。
4、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之后,优路教育新职业教学研究院院长张宇晨发表了主题为《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如何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演讲,从培养模式、三大需求、技术赋能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阐述。
第一,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首先先看行业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众多新的业务形态,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其次新业态发展催生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就业空间变大,新的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最后看培养目标,市场需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能够解决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
第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考虑三大需求。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如何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就业领域结构性就业矛盾。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及工作需求,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都在发生较大的变化。
第三,技术赋能。时代在变化,技术在迭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者更需要用超前思维去观察行业、市场和技术发展与变化。她提到,优路一直在探索技术赋能于职业技能培训,推出融合式与多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项目属性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定制。例如,消防项目采用融合现有新技术,开拓新的体验式教学,用户学习中加入 3D 影像、VR 等交互式元素,配合各种设施的实物展示以及真人现场的操作演练讲解,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易于被学习者吸收。
5、探索产教融合,将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接轨
青云美职创始人、睿泰科技 CEO 刘成发表《产教融合的价值模型和发展模式的探索》主题演讲。
刘成一开场就从个人求学经历出发,引出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与产业脱节的问题。他提到,在上大学读书之时,学校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是 Pascal 语言,但在就业的时候,企业的岗位要求掌握 C++,因此他不得不在暑假通过外部培训学习这门语言。不单是他个人求学经历如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人的求学生涯中。
究竟如何将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接轨?
首先看企业端。企业招人难,院校就业难,企业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刘成总结,企业的核心用人需求是具备绩效胜任力的人,且知识技能和岗位的技能需求要相互匹配。不过从企业当前的招聘的主要方式来看,人岗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看院校端。刘成提到,从教师到教材,到实训实习到评价,院校的培养体系其实平均下来落后行业至少三到五年,学校的教学体系严重滞后产业发展速度。这会导致院校培养的人和企业就业端的岗位需求严重不匹配。由于人才供给侧的落后,也导致候选人和企业端的招人岗位之间的人岗不匹配。从现象来看上,主要存在两大方面问题,一是候选人的简历不能直接充分说明该人的技能水平;二是新员工第一年的培养成本高昂。
上述现象的本质问题,是当前社会各行各业人才撮合的交易效率非常低。如何解决?刘成认为,各个行业都要建设高信用的人才评价数据体系。何为高信用?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能否通过评价体系证明候选人的价值,比如能否看出年薪是价值 5 万还是 50 万;第二个维度是能否保证所有的个人信息都是百分百真实。保证个人评价数据体系的真实性非常之重要,如果在招聘的过程中无故增加人才识别的成本,就会降低人才撮合的交易效率。他认为,建立真实的人才评价数据体系刻不容缓。
对于此,能否有核心的解决路径?刘成提到,基于睿泰科技过去的基因,他认为需要将各个行业龙头企业的岗位内训转化成产教融合型教学体系,前置到学校去。而该体系的建设要以企业岗位胜任力为主导,并落实到院校的人才评价体系中,以此改变传统院校以期末成绩、证书等为主的结果性评价。
基于此,他提到睿泰科技创新的职业教育平台——青云美职便是以企业岗位胜任力为主导创建了连接产业、院校的产教融合模式。青云美职与学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学生在三年到五年之内的学习数据都可以沉淀,并通过系统构建个人能力模式,以此验证学生个人与产业岗位的匹配度。基于此,青云美职将学生打造成具备绩效胜任力的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刘成认为,职业教育应该构建产教融合型的人才信用评价体系,来重塑产业的人才结构。而人才结构重塑的思路,正是以提升人才交易撮合效率为关键点。在职业教育领域,人才的供给侧的改革在未来十年都会成为重点。
目前睿泰科技也在帮助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具备绩效胜任力的人才池,建立基于绩效过程数据的人才数字档案,为企业提供人岗匹配的候选人推荐,再将其输送回整个行业。以自身的跨行业岗位胜任力与萃取能力切入,睿泰科技已经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内训体系,搭建了一整套从岗位胜任力萃取到新员工培训等的一整套教学体系。
他认为,睿泰科技是把过去行业内,从数万块钱到数百万不等的真实项目,按照职业院校认可的课标方式,将其拆解成一套数字课程体系。学生每一天每一周都可以通过项目制的形式进行实训学习,并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训学习进行评价。
刘成总结,职业教育行业当前发展的速度和效率相较于传统的互联网教育而言是缓慢的,他认为,做职业教育要守得住,要学着像竹子一样扎根。一个方向用十年的时间,不可能不击穿,甚至足以创造一个新风口。
6、职业教育,风口向何处
嘉宾演讲之后,进入主题为「职业教育,风口向何处?」的圆桌论坛。在腾讯教育高级运营经理刘仲夏主持下,雨花石投资创始人尤丹、奈学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希沅、ACG 国际艺术教育创始人兼央视数字艺术专家字文莉、优路教育新职业教学研究院院长张宇晨、青云美职创始人、睿泰科技 CEO 刘成,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雨花石投资创始人尤丹认为,企业定位只要精准,都会活得不错。小的细分赛道里也会逐渐分化出优质的赛道,她个人比较看好的新职业教育小众细分赛道有心理学健康赛道、国学赛道、冥想赛道、方法论赛道等。表面上看,这几类赛道的生命周期有点短,难以扩科,且需要大量的投放获客。如果机构想要进入这些小众赛道,如何取舍?尤丹认为,需要对产品做定位细分,究竟是为了盈利还是获客很关键。如果选择的细分赛道是被大众所喜欢所熟悉的,就需要抓住用户的需求点做精细化运营。在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调动线上线下的工具做好产品。好的产品在市场上永远是标配。在产品同样好的情况之下,则比拼团队能力。
奈学科技联合创始人李希沅表示,奈学科技优先切入高端 IT 培训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没有被满足,现在全国都在数字化转型,必然需要高端人才;第二,奈学的目标就是先攻坚金字塔尖需求,然后覆盖大众需求。在招生投放方面,李希沅指出,时至今日,公众号成本越来越大,顾客流量不足,难以支撑运营收入,所以奈学目前主要在做两个方向,一个是信息流,另一个是专门组建团队通过抖音和视频号获取流量。最后,李希沅表示,往往遇到的困难越大的时候,越是企业成长最快的时候。
关于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青云美职创始人、睿泰科技 CEO 刘成表示,可以用学员的工作产出量和产值确定企业验收结果。假设有 20 个设计师,人均每月能画 X 张高质量原画,产值是 Y 万,企业是否验收这些设计师,不是看他们是否持有证书或者学历高低,而是看他们每人一个月能否画出 X 张高质量原画。只要把产出量和产值的问题解决了,企业一定会用人。
他提到,当前绝大部分企业缺乏评价员工的依据,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做服务支持,建立人才信用评价体系,这比证书更加有效。该体系并非考试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也即学习过程的数据建模来对人才进行评价。
ACG 国际艺术教育创始人字文莉认为,用户基数小、产品周期长、服务个性化、对老师诉求高的高壁垒行业,虽然看起来胡同很窄,但走的人会少一些,可以给一些时间和机会让创业者生存,在一个赛道深挖做实同样会有很好的回报。在哪个领域创业,进行选择时,首先要了解自己,再了解外部世界,保持良好心态和认知最重要。她提到,没必要为了一时企业的生存而刻意聚焦某一热门风口,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是从最广泛的地方切入,还是从最小众的地方切入,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注意,第一,是否利用了自己最大的资源、最强的地方;第二,是否永远持有初心和热情。此外,针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字文莉指出,国际上对于高端人才的衡量标准会参照产业前沿的专业标准,引入测评体系对人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优路教育新职业教学研究院院长张宇晨表示,优路主要多年一直从事的建筑、消防、医疗、财税等几个领域专业化培训。随着现在人们的提升职业能力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更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提升,所以优路进一步开拓成人类职业技能培训业务满足用户需求。关于产教融合,张宇晨表示,优路正在积极申报获批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目前与三所高校进行教育模式和产教深入探讨。此外,优路目前对新职业非常看好,也在基于社会需求开发对应的项目。张宇晨指出,线下向线上转型的关键点是要掌握线上培训模式的调整方法,线上的课程和互动是最重要的,通过线上交互体验替代线下面对面的陪伴感,可以让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达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