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接着财政部、教育部发布《关于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预算的通知》,目前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累计下达预算为302.57亿元。
在亟需国家大力推动之外,目前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痛点问题是,在一些领域,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情况。
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前期承续前三十年工业化进程的积累,建立起了以行业和重点企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每个行业都有立足于职业教育的大学、大专和中专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与行业需求有紧密的互动,学生实习和工作分配主要在系统内国企或管理部门。二是大中型国企一般会建立职业中专或大专,解决部分群体的入学和就业问题。随着系统化改革的深入,这一套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被属地化管理的(日益市场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所取代,后者不再有以往体系那种职业教育与行业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
当前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克服这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的脱节状况,需要在两者之间形成互动的正向循环,职业教育需要想方设法融入生产运营和产业发展的循环之中。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也就不太一样。相对而言,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更容易发展优质的职业教育,更容易形成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生态之间的互补和良性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缺乏丰富的产业形态,职业教育离产业发展一线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就地实习或现场学习的机会,与经济一线的具体需求存在一定距离。
目前全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是属地管理的模式。常见的情况是,欠发达地区,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占比相对较高,尽管当地社会和学生都有更为强烈的学习驱动力,培养的学生也多输送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因为与企业生产一线仍存在距离,职业教育的效率相对较低。而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更热衷于投入“高大上”的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职业教育学校的容量与当地工人的庞大数量很不匹配。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用工量全国领先,但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容量并没有显著领先于其他地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问题,需要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国一盘棋”思想,用工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需要更为主动地承担起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时,有必要主要根据地方以往用工数量来制定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责任指标,用工数量大的地区,有责任和义务扩大职业教育的公共供给。只有职业教育的全国分布与产业发展状况相匹配,才能为职业教育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现实需求相对接提供必要基础。形成职业教育发展公共供给的跨区域发展格局,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属地思维,即不仅仅将职业教育的公共资源局限于当地户籍的青年。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建立面向在地务工人员的进入门槛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在当地企业务工3年或5年以上的青年,即有资格申请当地的职业教育学校。
经济发达地区有责任和义务加大投入,大幅扩容职业教育体系,大幅增加公共职业教育学校的学位供给。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职业教育,为经济发达地区培养数量庞大的务工人员,也是全国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但不可否认,其中存在欠发达地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反哺”,这种格局既不利于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更有悖于共同富裕的基本精神。更何况,数代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务工人员一起,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巨大贡献。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到了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属地意识的时候,应当以不断扩容的职业教育体系,来应对长期存在的“用工荒”问题。
形成地方职业教育公共供给与地方用工数量相匹配的全国分布格局的基础,可以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好的融入当地产业发展生态的条件,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源头活水”。有了这个基础,职业教育改革才能更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
张翔(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